工作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纵览 >> 办复选登 办复选登

关于建立和完善广州志愿者事业长效机制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2-01-01

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办复

提案号

5010

提交时间

2011-02-18

提案者

刘定锐

提案类别

社会类

案由

关于建立和完善广州志愿者事业长效机制的建议

理由

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精彩圆满成功,极大地提升了广州的国际地位和城市形象,也极大地促进了广州志愿者事业的发展。50多万城市志愿者和8万多名赛会志愿者,以其真诚的微笑和优质的服务,受到广泛赞誉,成为亚运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事业随同一起来,更精彩的志愿口号深入人心,人们也逐渐习惯能享受志愿服务的生活。
  
志愿者的出现特别是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广州自1987微笑广州活动拉开了志愿服务的序幕,开启了全国志愿服务的先河。此后,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到2010年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期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志愿服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广泛认同。进入后亚运时期,一方面人们对志愿服务仍充满期待,要求服务的水平会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广州志愿服务事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主要有:一是不少市民对志愿者、志愿服务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认知上,多数人还把志愿服务简单等同于学雷锋做好事,对志愿服务的概念、价值、特征以及一些具体的相关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大多数志愿者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仅凭满腔热情和爱心从事志愿服务,志愿者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三是志愿者在开展服务活动时,会发生一些志愿者本身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挫伤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四是志愿服务在社会化程度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如何利用社会网络解决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利用社会组织解决志愿服务的队伍建设,利用社会资源解决志愿服务的发展瓶颈,利用社会力量解决志愿服务的环境制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五是在规范管理和激励机制方面还有所欠缺,开展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往往各自为政,志愿者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后亚运时期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将志愿者事业这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进一步发扬光大,对广州创建文明城市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

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争做志愿者,创造新生活的社会氛围。把弘扬志愿精神和发展志愿者事业与广州创建文明城市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结合起来,大力培育和倡导志愿文化,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引导人们尊重志愿者和志愿者的劳动,使志愿服务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同。
  
二、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领导、管理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团运作、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志愿时数制度,加强对志愿服务项目的评估和考核,督促指导志愿者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的管理,着力解决志愿者组织合法性问题,积极推动志愿者组织的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系统化发展。
  
三、创新志愿服务发展方式。紧扣城市发展的主题,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和民生实际,发挥共青团等各类公共组织的动员优势,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事业化发展、项目化运作、组织化动员、社会化推进的志愿服务工作新模式。继续打造提升大拇指行动等志愿服务品牌,强化服务质量管理。扩大志愿服务的基层组织覆盖,发挥志愿者组织的凝聚功能,提高志愿服务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四、积极拓展志愿服务发展资源,建立健全志愿者权益保护激励制度。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制定鼓励政策,提供必要的资金扶持。鼓励企事业单位、公募基金和公民个人对志愿活动进行资助,形成多渠道、社会化的筹资机制。建立志愿者培训的常态机制,提升志愿者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志愿者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渠道。建立健全志愿者权益保护激励制度,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办理情况摘编/全文:

无办理情况!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