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纵览 >> 办复选登 办复选登

关于加紧广州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2-01-01

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办复

提案号

4098

提交时间

2011-02-19

提案者

吴凌云

提案类别

教科文卫体类

案由

关于加紧广州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理由

幸福广州的建设不可忽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选址于城市中心的旧工业改造区,激活了衰败的老城中心,让城市重新美好起来。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再次唤起了我们对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注和热情。广州有着160多年的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留下了不少地位显赫、内涵丰富的工业遗产,其保护和利用相对国内大中城市而言非常滞后。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它具有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审美价值等五方面价值,是中国文化遗产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才刚刚起步。全国重点文保名单中,只有9处工业遗产。部分工业发达的老工业基地,已经先行一步,也制定了保护工业遗产的具体政策,如上海、北京、天津、青岛、杭州等。
  
虽然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其保护现状和前景仍不乐观,主要有三大问题。其一,传统意识未扭转:长期以来,公众更关注农业社会时代的文化遗存的保护,对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遗产的价值认同度低,保护意识不足;其二,商业利益推动:大量开发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不惜进行掠夺式开发,使许多优秀的工业遗产消失在推土机之下;其三,技术更替的冲击:不断延续的工业活动迫使工业遗产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开发应用也使工业遗产更为脆弱,极易受到损害。
广州有着深厚工业文化沉淀,是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1845年,在广州黄埔建立的柯拜船坞,是中国最早的工业遗产之一。此后洋务运动、实业救国运动、历次五年计划中,工业在广州蓬勃发展,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工业遗产。但是,相对于上述的上海、北京、天津、青岛、无锡、杭州等的许多城市,广州还没有具体的有关工业遗产的法规政策,还仅仅只停留在单体保护和利用的层面上,缺乏宏观的指导和规划,因而其步伐明显滞后。

办法

对于广州地区这些珍贵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要加快全面普查。工业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他的价值认定、记录和研究首先在于发现,而全面普查是发现的基础和保证。广州第四次文物普查为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充分的普查后还应进行科学认定、准确记录和深入研究,以确定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重要价值。
  
第二,要加紧立法,并制定保护规划。现行的工业遗产保护法规不够明确和完善,有待再进一步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加以充实,以期通过法律手段对工业遗产进行强有力的保护。此外,还应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城市和地区的发展规划,调整完善工业遗产保护的各种社会关系。
  
第三,要积极探讨工业遗产的保护模式。对于工业遗产,既要注重其保护对城市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掘工业遗产的价值,并赋予其新的内涵。综合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以下四种形式可供参考:
  1. 
主题博物馆模式:借工矿遗址设立露天或室内博物馆、纪念馆,展示生产工艺流程,原厂工人志愿者导游,可活化工业遗产。如建于1854年的德国亨利钢铁厂,现变为一个露天博物馆;无锡市将茂新面粉厂改造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等。珠江啤酒厂、广州火车南站、河南士敏土厂(孙中山大元帅府)等已采用这种保护利用手法,并得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 
工业遗址公园模式:对工业遗址及其环境进行统一设计,既记录过去工业成就的空间形态,又融入独特的观光、休闲功能。如占地10km2的英国铁桥峡谷,现已成为由7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整合为一体的工业景观遗址;无锡以米无锡市为主题的蓉湖公园等。近代民国西村开发工业区以及某些滨水码头地段,广钢、广氮等均可变为环境宜人的遗址公园或旅游风景区。
  3.
创意产业园模式:让某些文化艺人进驻集群经营文化艺术产业,并形成艺术家群落。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原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上海的莫干山50号视觉艺术产业园(春明粗纺厂) 无锡的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蚕丝仓库)等。TIT创意园(原广州纺织机械厂)、红专厂(原鹰金钱集团厂房)、太古仓(原太古洋行码头)应循着这个模式发展。
  4 购物娱乐中心模式:将厂房建成购物中心,配有咖啡馆、酒吧、健身房、服装城及儿童娱乐场所。如德国奥伯豪森市新的旅游中心购物区。广州白云机场旧址、五仙门电厂、工业大道靠近居民区的厂房都可如此利用。
  
每一项工业遗产都凝结着城市社会发展的演变规律,凝结了几代人奉献其中的情感。它们,见证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是人们阅读城市文明史的实物读本。因此,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需要全民的参与,使工业遗产成为城市和谐发展的润滑剂、市民幸福感的助推器。

 

办理情况摘编/全文:

B

穗经贸函〔2011653

对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4098号提案的复文

对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
4098号提案的答复

吴凌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紧广州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建议》(第4098号)收悉。您对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具有积极的借鉴指导意义。经会市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已有2200多年,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沉淀。加强广州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对彰显广州城市文化特色和底蕴,促进城市建设、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高度重视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开展了历史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系列工作。我市已公布500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5000多处有价值的文物线索进行了登记,其中包括30多处珠江后航道码头仓库旧址和工业厂房旧址。目前,市文广新局正会同市规划局逐批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保护,并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近现代优秀建筑(群)、广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线索等信息纳入信息系统,作为规划许可审批依据。
   二是将工业遗产保护纳入各层次城市规划编制范围,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利用措施。在《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将珠江工业旧址主题区域作为八大主题区域之一,要求重点保护日清仓旧址、协同和机器厂、渣甸仓旧址、德士古油库旧址、亚细亚龙唛仓旧址、太古仓旧址、大阪仓旧址等一系列工业遗产,合理进行开发和利用;在《广州市旧厂房改造专项规划》中,对规划范围内的16处工业遗存(其中9处为文物保护单位)制定了具体保护、利用规划措施;在白鹅潭地区和琶洲-员村等重点地区规划设计中,高度重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共确定工业遗存23处,并针对具体项目提出创意产业改造、文化设施改造、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商业综合改造、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和城市开敞空间改造等改造利用模式等等。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转移和市区产业退二进三,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创造良好条件。20083月,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的意见》(穗府[2008]8号),提出分三批推动市区300多家影响环保和危化品生产企业退二进三。目前第一批116家企业已全部完成退二,第二批100家企业中已有56家完成关停搬迁,第三批87家企业中也有22家完成退二,其余企业正在抓紧制定搬迁方案,确保按计划完成退二任务。2008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穗字[2008]10号),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部署,积极有序引导我市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到2010年底,广州共向市外转移企业195家,2010年为迎接亚运,还淘汰、关闭落后产能企业270多家,关停小火电项目23个,淘汰1139家企业的燃煤小锅炉,顺利通过了亚运大考。
有关部门积极指导转移、退二企业采取多种模式对腾出的旧厂房进行特色化改造,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实现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美化双重目标。据初步统计,近年来我市利用旧厂房改造建设了40多个创意产业园,每年实现产值150亿元,造就了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品牌典范。如广州TIT服务创意产业园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太古仓创意园、红专厂创意园、广州珠江-英博国际啤酒博物馆等建设各具特色,成为我市创意产业园的品牌典范。
  
二、完善法规,摸清家底,进一步提高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虽然我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接下来,我们将学习借鉴兄弟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按照您提出的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
   一是完善法规,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广州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立法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办法》,规范工业遗产的申报、普查、认定、规划和保护等事宜,明确由市文化、规划部门负责全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监督管理工作,工业遗产所在地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辖区工业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建设、国土房管、国资、财政、经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工业遗产保护的有关工作。
   二是摸清家底,开展全市工业遗产普查、认定。工业遗产普查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办法进行,由市文化、规划部门牵头,市国资、经贸等部门配合,各区、县级市政府具体组织,开展全市工业遗产普查、登记和建档工作;工业遗产认定采取专家评估、部门会商方式开展,由文化、规划、建设、历史、档案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估委员会,制定工业遗产认定标准,对普查结果提出认定评估意见,文化、规划、建设、档案、经贸等政府部门建立会商制度,根据专家意见会商确定工业遗产目录,报市政府审定后公布。
   三是创新模式,不断提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珠江啤酒、TIT创意产业园等分别打造出工业遗产保护的主体博物馆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在总结这些成功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各工业遗产的实际情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企业主体相结合和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涉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具体项目,在项目立项、土地处置、企业搬迁和开发建设过程中,按照规划先行、分类处理的原则和工业遗产保护的有关要求,结合个案的实际情况确定保护利用模式,属于文物及文物线索的,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十分感谢您对广州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把工业遗产保护作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期望继续得到您的关心支持!

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联系人:宫尚云 电话:8312844


主题词:文秘工作 提案 意见
抄送:市规划局,市国资委,市府办公厅(综合督查处),市政协提案委。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