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纵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纵览 >> 委员风采 委员风采

冯志强
发布时间:2012-01-03

  

  

 

 冯志强  男,汉族,广东南海人,194711月出生。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广州市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现任澳门文根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长,澳门穗协联谊会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

  兼济天下,倡议全民慈善,完善应急机制

作为建筑开发商,冯志强不仅仅是一个商人,他还是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常委,澳门特区立法会议员。在本行,他继承了家族留下来的建筑事业,却被业内公认已经超过了父辈。由于身兼多项参政职务、社会职务,冯志强的眼光总是触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社会上第三次分配的公平性。于是,他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不仅作为捐助方,更作为一个完善慈善体制的推动者。

在汶川大地震等内地多次突发性自然灾害面前,冯志强是广州政协委员中带头捐款的,是他带动了澳门区的广州政协委员熟悉他的工作人员介绍道。冯志强还经常通过澳门红十字会进行常态化捐款。由于祖籍在广东南海,冯志强还是澳门南海同乡会的会长,通过这个平台,他还经常为家乡做实事,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他都会伸出援手。在澳门,他偶尔会看到报纸上刊登一些社会新闻,报道某个市民因病穷困,看不起病、念不起书等,他找到报馆,找到那个写新闻的记者,托记者不留名地送钱资助。虽然不留名,冯志强却每次都要留言,那就是鼓励那些穷困中的人们,不要放弃求学,更不要放弃求生。他自己公司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他的一名职员说,公司中曾经有职员以为生病,做手术需要几十万元,一时给不起医药费,冯志强于是自掏腰包,让职员顺利就医。

近几年来,冯志强的提案几乎都在推进内地慈善体制的建设和完善。他建议,就整个内地而言,慈善应当是全民性的,常态化的,香港和澳门在这一点做得比较完善,可以借鉴和学习,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改变。此外,广州作为内地的南方城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应该形成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具有广州特色的慈善文化。

其中,慈善机构的应急机制应首先得到完善。内地还可以借鉴港澳和国外的做法,发展宗教学校和宗教医院。国外很多宗教学校、宗教医院都是慈善性质的,一般不收费,收费的收得也很低。正如小平同志说的,步子更大一点,胆子更大一点。现在内地已经有了慈善医院,但是学校还没有,假如设立这样的学校跟医院,便可以缓解一些贫困人群看病、求学的需求了。冯志强看到,国内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越来越多,慈善的常态化、全民化建设应该是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广东在全国来说,已经走到前头,尤其是每年都有的6·30慈善日。但是,慈善始终要以自愿为原则,坚持多少都是一份心,扶贫不能搞摊派,这样只会使慈善变味,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慈善氛围,打击慈善文化的建设,要完善监管机制,公布公开。澳门地方很小,但每年的全民常态慈善筹款都有几千万,就在于民众对慈善机制的信赖,在于全民慈善文化的形成。而在香港慈善机构善款也是透明公开,办公经费很多不从善款中拨出,而是理事长额外自掏腰包养活机构中的工作人员。

  

  独善其身,简朴修身,博阅养性

  

冯志强是澳门商人,从事建筑行业,但他既从商,也问政,他是广州市政协多年的常委,为穗澳交流合作穿针引线,是广州市政协澳门委员名副其实的带头人,牵头创立了澳门穗协联谊会,他在委员当中具有一定的威望,这和他本人的为人、兼济情怀分不开。

冯志强参加广州“两会”

身为澳门文根建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冯志强在建筑界享有一定的声誉——这得从他的家庭说起。他的父辈已在从事建筑行业,冯志强算是子承父业,十几岁就常常跑到建筑工地去,小到钉模板,需要人手帮忙时他也是亲力亲为。冯志强是高中学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博览群书。到过他书房的人都赞叹不已,原来他是一个杂家。因为在慈善会担任实职,慈善会下面有医院,有学校,要管理好这些医院、学校,他就要首先充实自己的大脑。他看临床医学的书,更看医院管理的书,这是专业类的书,一般非专业的人都不涉及的。而他在文史经管等方面,他更是涉猎古今中外。作为内地的参政议政者,他更看内地的书籍,尤其政治、社会类书籍。他看到好书,也经常推荐给自己的职员看,因为是爱书之人,主动将书借出的时候还要加一句看完后给回我啊

冯志强每年光是在教育方面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就有几百万的资金(包括广西百色、广东清远、珠海、南海,与清华大学签下的十年承诺),但自己的日常生活却非常简朴。他的一位老朋友说,人们见到他,不会想到他是这样拥有财富的一个人。除非出席正规场合,不然冯志强很少西装革履,他经常穿着佐丹奴一百块钱两件的T恤。他觉得纯棉的舒适就足够了。冯志强有时吃饭还会自己买菜。一顿饭有鱼有蔬菜,他就觉得很好。当然了,在一些正规场合应酬请客,该有的规格还是有。这位友人说着,又讲了一件事,三年前冯志强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到北京开会,一开始有点担心到北方水土不服,就打算找个小包放点便药。正好在入住酒店的超市里看到一个小包,自己很喜欢,一问,几百块钱一个,实在太贵,不买了。最后,他终于翻出来一个坐飞机时赠送的塑料透明小包,把它派上用场。             

  (张  淳)

  

  


打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