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Sir扬言
政协委员韩志鹏发了一条微博说,“市委书记号召政协委员和公务员向我学习,韩某人诚惶诚恐!韩某人何德何能!谢谢!”著名的韩委员开会放炮为老百姓说话早都已经不是新闻了,为什么这次要被学习呢?原来是因为比韩委员更加著名的同德围。同德围之困,街知巷闻,就是解不了困,这次政协开会,韩委员梨花带雨热泪盈眶地痛陈同德围百姓之苦,并递交建议书,同德围问题终于再度引起重视,于是也顺便带出了号召向韩委员学习的故事。
韩委员真是好样的!对同德围问题锲而不舍真的值得我学习。网上不少人把我在2005年对同德围的航拍报道看成是本地媒体对同德围之困的关注的开始,这是不正确的。在我的那次航拍报道之前,就有媒体陆陆续续反映同德围街坊之困,之难,只是还没有引起注意。我记忆当中广州媒体对同德围的关注应该是从2003年或2004年就开始的了。最令人感到气愤难平的是,同德围三个字,居然曾经一度成为媒体不能碰的负面题材!摊开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同德围的街坊困得太久苦得太久了!韩委员这次对他们的再次打救并获得被学习的光荣,我真的希望可以成为同德围街坊的一次新希望。
其实,地铁三号线的修建曾经给同德围的街坊带去过极大的希望。同德围问题说穿了很简单,自古华山一条路,为修地铁做出牺牲的街坊住同德围,在老城区工作学习看病购物走亲戚会朋友,与老城区咫尺天涯。如此,富贵人口不住,贫民百姓聚居,如此,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配套资源越捉襟见肘,如此,同德围年年困年年难年年叫,年年长———苦日子长过眼眉毛。这困那困,这难那难,只要地铁一通,这几十万为广州地铁而从老城区搬迁来的老街坊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了。可惜,三号线修到人口稀疏的南沙去拉动新城区发展了,而同德围的街坊还是跟从前一样每天跋涉在漫长的华山一条道上。
要说政府无动于衷也不公平,小猫三两只,每年总有一些小动作以至于类似搬走货场之类的大动作,但是恕我直言,地铁一天不通,同德围之困就一天不能解!事实已经证明,政府已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所做的一切,只是治标不治本。没有地铁,同德围这个地块就没有新的开发价值,没有地铁,已经被困于此的30万街坊的出行,教育,医疗等社会配套资源就既无法增加也无法优化,同德围的明天将会是广州的贫民窟!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不少街坊手头稍稍松动就搬出了同德围。
韩委员关于同德围问题的提案,事无巨细包括了打的难,堵车,甚至还包括了没公厕。可见同德围之困已经渗透到这个地区的方方面面,越穷越见鬼这句老话在同德围的演绎就是越困越见鬼。谁也没有胆量把投资———社会配套资源———放在一个环境不断劣化的地块上。更加令人感到不解的是:旧困未解,新困又来。韩志鹏称,同德围居住人口早已超过30万,现在,保障房、鞋类批发市场等项目还在陆续进驻,未来同德围还要再增加10万人!
相比之下,白云区对韩委员作出的回应,比如说某某路什么时候通车,计划每月打击几次黑车,还有先用流动厕所顶档疏缓同德围人民的“三急”等等,诚意可嘉,但是杯水车薪,结果同德围还要继续困下去。
同德围之困,如果真心诚意要解,不是知道不知道的问题,也不是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坦白地说,可以做的也似乎一直在做。同德围失之于规划,要解救就只能够圆之于规划。能否做一个通盘考虑的同德围解困规划,交通这个牛鼻子怎么牵,这个地块如何增值,社会配套资源如何逐步完善,在同德围整个环境的改善优化之前,人流物流交通流如何控制等等,用规划用时间表来给人民以希望,不要再玩虚的了。
南方都市报